簫、尺八初學者發音要領
在近十年的磨竹經歷中,說真的,不在意曲子的吹奏,但發音的物理結構卻有所心得,尤其近幾年參與各社團塑料管簫DIY教學中,約有五佰人以上經歷,統計在五分鐘之內能掌握發音者佔百分之95,其餘難發音者,百分之四通常是唇肌特別豐厚,不用心面對佔百分之一。 我通常面對初接觸洞簫者,要求先聽我講解發音原理、自然唇口如何形成、簫吹口與唇的定位、氣如何吐納、實際指導調整、指法。 一、發音原理:主要指出氣束撞擊吹口邊菱發音的位置。 二、自然唇口:唇口不是造出來的,不要做作,以最自然的上下雙片唇自然密合,盡量保持二唇肌鬆軟,氣不能用吹的而是用哺的,氣流為喉、口及吹口成一直線。 三、簫與唇的定位:雙唇自然密合,簫與臉面成九十度角,把吹口先置二片唇中間,上唇肌有感觸碰到簫吹口上緣二邊角,再以簫管底緣做著力點,把簫下放至四五十度,吹口輕貼下唇,盡量不要把下唇肌壓變形。 四、氣的吐納:背脊放直,不要挺胸,氣不是用吸的,口鼻不要做任何吸氣動作,只要把上腹、下腹、後腹同時鼓起便可(氣灌丹田),吹奏時,記得氣不是吹出去的,而是用呼哺出去的,此時腹部要撐著,不要縮腹(意守丹田),腹部撐著時往會陰撐壓(氣沉丹田),吐納均不可勉強,需換氣時,只要把撐壓力放鬆,再鼓起三腹便可。 五、指導調整:讓學員先就我講解方式做呼氣換氣練習,並讓其手掌靠我唇口十公分處,感受我之氣流強度,再比對其自己唇口之氣流強度,後要求其吹長氣息,由我持簫幫其靠唇定位,測其氣流方向,調整發音角度。 六、指法:通常只告知其音律3-4及7-1相差為半音,其它相差一全音,並告知簫各孔音階半音及全音問題,只鼓勵其維持要領去吹奏長音練習。 總體要領:身心自然輕鬆,唇口不做作,科學定位,氣不吸不吹,口鼻與換氣沒關連,氣灌丹田,簡為意守丹田,精為氣沉丹田,腹之鼓撐與鬆弛代替口鼻之吸與呼。
|